文艺名家

“西湖”之名由他而来

白居易在杭州的日子虽然不长,但他片刻不能忘记杭州,忘记西湖。 后来,当好友姚合去杭州当刺史时,他对姚合千叮万嘱,那一湖水一定要保护好,还写了《杭州回舫》寄给姚合:“自别钱唐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
绘画

巧偷豪夺古来有——细说书画作伪高手

胆大妄为的张易之 《新唐书·艺文志》载: “贞观中,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继秘书监,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藏于内库,以宫人掌之。” 连缮抄的“书手”都必须出自五品以上官员之家,可见...
中华千年

有趣的唐代晚婚故事——以墓志记载为视角

婚姻原本基于生物性的结合与生育,但进入文明社会后,婚姻成为缔结新型社会关系的源头。古今中外,男婚女嫁都算是人生大事。在中国传统的礼法观念中,婚姻被视为“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礼记正义...
其他名人

孝庄太后身边的奇女子苏麻喇姑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观众,大概会对剧中一个角色印象深刻——那就是孝庄身边的侍女苏麻喇姑。苏麻喇姑这个人物在剧里经过了一定的文学再虚构,她的各种传奇故事一直在老百姓中间广为流传。 在剧中苏麻喇姑被刻...
中华千年

洋商告御状:贸易纠纷背后的大国较量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秋,清军彻底平息了新疆地区的武装分裂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捷音传来,乾隆帝感慨万千。因为算上两年前的平定准噶尔之役,这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西陲平叛战争,...
科教名人

魏源和《海国图志》

1841年8月末的一天,夕阳铺洒的浙江官道上,留下一个长长的身影。“梦里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一个年近半百的老人迎着落日余晖,边走边吟唱着自己写的诗,诗里满是悲情,心中很不平静。他,就是魏源。...
艺术综合

衣冠大成——山东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服饰

中国古代服饰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已经成为『礼』的具体表现。从上古时期的『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服饰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形象化体现。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文艺名家

美人画师陆小曼(二)——曲折的婚姻

1922年,陆小曼二十岁,离开圣心学堂,与王赓[gēng]结婚。这是一场按传统的婚俗,由父母做主的婚姻。而且从订婚到结婚,前后不到一个月,十足是“闪电结婚”。 王赓是陆小曼祖籍常州的同乡,比小曼长七岁...
艺术综合

古代书画作品上的“到此一游”

书画作品上的题跋和印章,其实就是古人的“到此一游”,说它好也罢,不好也罢,它极大地丰富了原作品的意义,已成为中国书画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XXX到此一游”这个经典的文学形式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早已...
考古博物

香气氛氲百和然

香是大千世界里的特殊物质,它是有形的,燃烧自己又变为无形,一种气味,袅袅烟缕,追捧芳洁之境,营造梦幻气象。 回望历史尘封处的祭坛,一处处燔柴,一垒垒燃蒿,众多的燎祭遗存表明,中国先民远在五六千年前就在...
将帅名臣

名士宰相谢安

两晋时期做过宰相的人很多,而在史籍上留下好名声的很少,官位很高又潇洒俊雅、才华横溢的那就少之又少了。东晋时期的谢安就是这样的少之又少的人,在当时简直成了一个时代的偶像。 一 谢安(320—385年),...
艺术综合

因“一战”而陨落的十位天才艺术家

俄谚云:“枪炮讲话时,缪斯陷入沉默”,有时候这似乎是错的。战争能够刺激艺术家的创造性回应,也能刺激公众重塑对文化的信心。歌德、简·奥斯汀和贝多芬成名于拿破仑的征战年代,威尔第创作于意大利复兴运动风起云...
历史趣读

宋人与花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时,人人都爱簪花,不但女人爱,男人也爱,而且颇为盛行。据说,连皇帝老儿都乐此不疲,于是,就成了时尚。 宋朝人最爱簪的花有多种,但最受簪花者喜爱的除去牡丹和芍药,就是月季和玫瑰...
文艺名家

苏东坡靠什么成为“千年偶像”

40余年创作生涯,4800多篇文、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数量居北宋文学家之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千古传...
语言文字

中国汉字之最

最环保的汉字“森” 森,树木众多、繁密。独木不成林,三个木指木(树木)很多,就是森林了。有不少公司喜欢“木林森”这个名字。“木林森”体现了汉字的神奇。 最滑的汉字“鱻” 三条鱼,味道鲜美。音“xiān...
考古博物

木梳里的似水年华

说起梳子、香镜……《红楼梦》中那一个美人手持桃木梳子,颦笑间相映于玉檀香镜的典雅画面,是否在你脑海萦绕,久久未散?古往今来,无论是声名显赫的高贵名流,还是日出而作的平民布衣,都与梳子朝夕不离,古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