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师画作中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

近代已降,西学东渐,中国传统艺术所受影响尤甚。于山水画领域,对景写生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加之铁路、公路的修建,使得远距离旅行不再遥不可及。另外,艺术市场的勃兴,让画家们积极走出家乡,去到商业繁荣、市场兴盛的城市,开拓自己的艺术事业。

民国时期,画家们可涉足的地域广袤,从北方大漠,到东部沿海,再到西南边陲,截然不同的景致给了他们不一样的视觉冲击,激发起他们不一样的创作灵感。他们将这些或优雅或缥缈或壮美的美景,记录在自己的写生画纸之上,形成不同于古代山水画作品的一种新创造。

艺术家天性浪漫,喜欢游山玩水本在情理之中,近百年来条件允许,更令他们对旅游的兴趣大增。其中较著名的开拓者如张大千,虽对家乡四川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但一生在外漂泊,足迹不仅遍及国内,且远渡重洋,游历欧洲、美洲,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历史、艺术体系有了深入了解与体会。其一生的艺术成就,得到行万里路的阅历滋养。

张大千《峨眉洗象池》

近代画坛大师级的人物,多在年轻时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如林风眠、吴冠中等。他们的山水画作汲取了更多西方美术的特点。不同于中国古代画家将景物视作心中怀抱的寄托,近代画家们更多地就景作画,更加注重作品的技巧和对景物的呈现方式。即便是纯粹的中国水墨画家,也往往将表现眼前之景放在创作的首位。至于景色中还有多少心中理想,早已成为过时的传说。

林风眠《嘉陵江畔》

吴冠中《日照群峰》

而另一方面,仍有一批画家在“西风”的吹拂中坚守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调性,在吴湖帆、傅抱石、黄宾虹等大家笔下,亘古不变的江山依旧在越来越“现代”的笔墨中,固守着其本来面目。

吴湖帆《春山观瀑图》

 

傅抱石《蜀山图》

 

黄宾虹《夏山寻幽图》

新中国成立后,以李可染为代表的“红色山水”创作,在整个艺术界不仅令人眼前一亮,更令人为之一振。他们亲自去到韶山、井冈山等革命圣地,接受革命历史的洗礼,将景色与自身的感悟融为一体,创造了新时期、新风格、新趣味的山水画作。

李可染《井冈山主峰图》

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统一特点,即主题一致、气质相类。然而,其创作手法又各不相同、各擅胜场。可以说,很多“红色山水”正是继承了古人对于祖国山水的自豪与热爱,充满真切的情绪表达,且做到了技法与情感的统一。即便在今天,对照着当年的作品,依然可以真实地体会到革命年代的理想与信念。

总之,随着近现代的中国山水画家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他们的作品也随之大变。这些作品真正成了画家的旅游“风光照”,虽然仍不乏艺术家“再加工”,但与古代相比已有很大不同。画作很好地再现了祖国名山大川的绝美风光,令人一见便心向往之。对景卧游,惬意无比。

(原标题:画家们的“风光照”)

来源:《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20年第04期     小样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