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与比加索绘画中的“童真”美

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丰富多彩,每位画家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和表达的思想也别出心裁。有的画家追求极致的写实技巧,有的画家探索随性的笔墨运用,而有的画家则追求寻找“童真”的美,把“儿童”最有特点的符号和情感运用并游漫在自己作品中,让自己回归到非成人的状态,达到绘画性最原始本真的追求,他们分别是齐白石与毕加索。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艺术风格简朴童稚而又投射出深奥。毕加索是风格多变的画家,他的绘画寓意深远,大巧若拙的画风从毕加索的艺术中流露。因此他们的作品有某种共同点——“童真美”。

画家心中的“童真”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童真”一词,它可以形容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本性,如《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又如《村居》中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方放纸鸢”。不仅孩子们拥有“童真”,其实在成年人的心里,也保留着一部分童真,甚至在老人身上也可以发现特别的童真和不一样的可爱。在20世纪以来丰富的绘画发展史上,同样也少不了“童真”情感的表达。艺术家在创作中流露出来的“童真”,是描绘对象给他们带来的一种特殊的感动,也是在他们创作过程中保持的一种孩童似的心理状态。“童真”会给创作者最纯真,最真诚和最朴实的感受。因为有了“童真”,创作角度会显得更特别,更动人,更纯粹。在笔者看来,“童真”是一种想象力,是一种抽象,非理性天真的情感。

毕加索多变的风格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在不同的时期里,毕加索的风格也截然不同,他的绘画生平可分为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蜕变时期,每个时期都流露出他自身独特的绘画思想。特别是毕加索拼贴艺术的形成,它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在画面形成“三维”的效果。在后期,专注于简化形象的原始艺术。然而在晚年时他最钟情的是儿童艺术,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这些作品都如童稚般的游戏,表现出对“童真”情感的捕捉。

毕加索绘画中的“童真”美

四岁时的毕加索就像拉斐尔画得一样好,这位享誉世界的大师却说:“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因此在毕加索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非理性和无意识制造新奇,追求原创性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强调艺术的行为过程,融自然于体,夸张变形的平面视觉形象,二维度视觉空间表达,鲜明饱满的主观色彩表现。这些特点贯穿于毕加索所运用的绘画元素。

在毕加索的创作的陶瓷作品中可以看到,对陶器的造型进行大胆夸张地变形,使用的颜色是陶土自身烧制出来的颜色,纯真质朴,陶罐上描绘的线条形式单一,简洁可爱,在变形当中寻求童真,表达童真,始终把自己设身在儿童的角色当中去创作。

图1是个小水壶,有点像小鱼又有点像小鸟,花纹装饰以黑色粗线为主,背部用大小不一的圆点,两边是三根黑色的线条像是小鸟收合着的翅膀,眼睛的部分是用白色填充,里面是黑色眼珠子,眼珠子的轮廓用黑色粗线勾画,嘴巴上扬,尾巴翘起,显得格外生动有神,虽然颜色搭配和线条运用简洁,但不失质朴与生动之感。图2乍眼看是一头牛的造型,但跟我们生活中所见的又不太一样。两条圆鼓鼓的柱形腿显得“笨笨”的,而小小的脑袋又给人带来“聪明伶俐”的感觉。前腿和后腿分别用简单的圆圈和直线表示结构。整个造型给人一种小孩子散发可爱天性去探索新事物的感动。

图1 小水壶

图2 陶塑牛

毕加索制作的一个椭圆碟子,碟子中画了一个笑脸,两颗小小的眼睛,中间用弯弯的线条表示鼻子,嘴角微微上扬,加上深黑色釉料更给人一种非洲小男孩的纯真,也像小朋友给自己小伙伴画的肖像画,这是用最原始简单的绘画元素和线条去传达自己内在的感受。毕加索创立了立体主义后,他的作品不再是传统画面中的三维关系,他打破的是画面当中的透视关系,让画面变成二维。同一张人的脸中看起来有正面和侧面,身体的角度也是有不同的朝向。在他创作的作品中,无论是从描绘对象的造型,还是色彩和线条,都给人带来一种儿童涂鸦绘画的感觉。因为在儿童的绘画观念当中不会存在时间、空间、体积的概念,他们经常是不会注重透视、空间和造型,而是把人画得比山高,一个物体的多个面都表现在同一画面之中,并且色彩丰富强烈,造型变形夸张,线条又质朴单纯,以儿童观察对象的纯真性和自己作画的阅历相结合创作,形成了新的作画风格。而这些所以体现“童真”的特征恰好都能在毕加索的大部分作品当中都能找到类似的影子。

齐白石的绘画风格

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绘画大师,年轻的时候是在别人家里做木工,后来转为在街头卖画,以此为生。在他的一生当中,同样创造出了大量作品,当然,他的画面中都透露出“童真”。老先生大约在六十五岁,他的艺术高度逐渐成熟,逐渐展露出让人感动,赞叹的绘画作品。而后的三十年是他进入了创作的高峰,他把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特色,用自己娴熟的水墨技巧表现出来。这一时期的特点就是反复雕琢他对童年家乡的回忆,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颗纯真的童心,当他提起画笔,他的想象乃至全部内心生活,就情不自禁地返回童年,返回到家乡鸟鸣、蛙声的回忆中。

齐白石绘画中的“童真”美

齐白石一生当中创造的作品题材丰富,画面生动有趣,有鱼,虾,蟹和花,鸟,虫,还有水果蔬菜等。他的创作源于他儿时的所看、所闻和所听,并且充分体现了民间的质朴,流露出他对童年和家乡的怀恋,还有心里的那一份“童真”。

齐老先生创作的水族画用笔用墨精到简练,下笔成型,惟妙惟肖。图3,齐老先生画的小鱼,看似简单,其实分别有三个不同的角度,左边第一条是正侧面,靠右那条是半俯视角度,上面那条是完全俯视的角度。三条鱼的尾巴摆向也不一样,左方的鱼是欲上先下,右边是微微向上挑。简练的一笔中墨表现出鱼肚子的弹性,留白的地方刚好是肚子的白色。小鱼还带有“表情”,右边两条有说有笑,仿佛开心地聊着水中世界,左边那条则仔细聆听。齐老先生每一用笔变化微妙,力道十足。把小鱼们欢快地在水里游玩的动态表现出来,小鱼们活灵活现,跃然在纸。

图3 鱼

还有图4中齐白石画的青蛙,信手拈来的两三笔便把青蛙形态特征表现出来,尖尖的头,饱满的臀部,强有力的后腿。水分的把控非常到位,青蛙滑溜溜的身体展现得淋漓精致。墨色变化微妙,可以把青蛙身体的各个部位清晰地区分开而又不会使头,身,腿的墨色脱节。画面中的青蛙形象有趣,下面三只青蛙在窃窃私语,感觉在聊着“八卦”,上面两只青蛙在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五只青蛙干湿不同,浓淡不一,身姿各异。

图4 青蛙

再看图5中的两只小松鼠,它们趴在地面上,正小心翼翼地靠近一串葡萄。下面那只小松鼠微微缩着身躯,慢慢凑前去闻,试探,如同小孩子们偷偷地找零食吃。上方那只后脚踮起,尾巴翘高,感觉上它们非常谨慎,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生怕葡萄藤里窜出蛇。松鼠前一颗颗圆溜溜的葡萄,晶莹剔透,弹性十足的葡萄藤,给画面更是增加了几分生机之趣。齐白石创作的小鸡也是生动活泼,最前面那只小鸡叼着虫往前跑,虫子扭动着身体试图挣扎,后面的小鸡看到了便奋力追赶,眼睛紧紧地盯着虫子,谁都不想错过这顿美味佳肴。特别是画中右方最后面的小鸡,左腿蓄势待发,右爪往上挑,活灵活现。画面中儿时嬉闹的气息扑面而来,正像孩子们争夺玩具互不相让的情景。虽然是水墨画,不同于素描或者油画可以慢慢刻画,但齐白石简单几笔就能捕捉小鸡身上毛茸茸的质感,和追逐时那种风带动毛发飘逸的感觉。

图5 小松鼠

结论

对于儿童来说,世界是充满新鲜感,充满未知感,他们总积极地去探索新的事物,去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尝试自己好奇的事情。天真稚嫩的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是没有枷锁和束缚的,感情是简单纯粹的。正如齐白石和毕加索,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摘掉对世界认知的条条框框,重新开发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像儿童一样随心所欲地用天真稚朴的方法绘画,创造出充满童真的作品。他们更多地注重对描绘对象的感受,注入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这种绘画方式的美,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对线条的把握和颜色的运用,最核心的是在创作过程中,以画面为自身的心境与外界交流的桥梁,因此在画作中始终能流露出强烈直白和浓厚的感情。让我们值得学习的不仅是齐白石和毕加索炉火纯青的创作技法,还有像儿童般对待外界感受万物的心。

来源:《艺术品鉴》2020年第08期    曾剑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