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留白艺术

在我国国画中,画面中常常会留有大量的空白,我们称为“留白”。留白在中国画中是一种“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美学;也是一种“独钓寒江雪”意境。中国画的留白,不仅仅是在构图上的一种手法,更多的是在于画家当时作画时的心境,这也让我们能更好地去了解,画家作画时所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我们在看中国画时要整体看,不要只执着于物相,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国画的“留白”从先秦时期的“错彩”和魏晋时期的“出水芙蓉”形成,在唐代是《历代名画记》中的“白画”之说,最后到宋代,大量文人开始运用,绘画过程也开始不拘泥于传统,讲心中想法或对自己向往就以空白的方式处理,同时这也使看画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这种“留白”的手法,并不是我们看到的普通空白,而是要在画面中突出画家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部分。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个画面中一渔翁在垂钓,一小舟在漂浮,再没有其他任何物相甚至看不到一丝水的波动,而这却让观者感到满幅画皆是水,给我们营造出一种“此处无物胜有物”的感觉,也更加能表达出画家当时内心的孤寂。

虚实

中国画很注重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就是以虚衬实。中国画中的虚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是单纯的“有”就是“实”,“无”就是“虚”,而是实中有虚,虚中有无。留白的艺术,就是虚实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转化,赋予画面更丰富的内涵,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1.用墨

从用墨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画的虚实。往往在一幅作品中,用墨重的地方为“实”,用墨淡的地方为“虚”。中国画用淡浓墨来表现画面,使得画面富有变化,增加画面的层次感。用墨重的地方,可以增加物象的肌理效果;而淡墨处,可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2.用笔

在用笔时,也可以看到虚实结合。用笔一顿、一按,这时用笔比较用劲,即为“实”;用笔一扬、一提,这时用笔比较轻,即为“虚”。在绘画时,如果用笔太重,则会显得画面特别死板;如果用笔太轻,画面也会显得浮于表面。所以在绘画中用笔也要讲究虚实结合,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柔中带刚,刚中带柔,这样画面才会丰富。

3.留白

留白就是指画家在绘画时,留出的空白,这不是凭空捏造的,这是在有笔有墨有形之中的空出来的无。而画纸上有墨的地方为“实”,留白的地方就为“虚”。这种虚实结合,可以引起人们的遐想,比如我们在看徐悲鸿的马时,这种留白的处理,我们可以感受到骏马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呼啸而过的风,这就是留白的魅力之处。

意境

留白的艺术也使得中国画有它特有的节奏感和意境。画面中留白的处理,都是画家们经过深思熟虑的,有很大的学问,留白面积大小的变化,营造出来的氛围也是不同的,如我们在欣赏齐白石的《虾》时,画面的留白处理,使得虾活灵活现,引人遐想。这就是留白所产生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是一幅作品的灵魂,每个画家的风格不同,所营造出的意境氛围也有所不同,所以一幅有意境的作品,离不开留白技法的妥善处理。

道家思想倡导个人的修养,讲究黑白分明。在黑白的笔墨创作下,笔墨与留白的结合处理,中国画就契合了道家思想。而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绘画造诣极高,画面中留白的处理,也很好地表达了画面的意境,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营造出意犹未尽的氛围。

用墨与留白

在五代时期有个画家名为李成,天资聪颖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他在绘画时特别注重画面的整体结构,以及笔墨的运用。画面笔势强劲有力,墨法恰到好处,但是他生活拮据,所以在作画时,每一笔,每一滴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便有了惜墨如金这个典故。而中国画说推崇的留白与惜墨如金是有着一定的本质联系的。

中国画主要以笔墨来表现,用毛笔,墨水,宣纸这些简单的工具,通过用笔的轻重,墨的浓淡等方面来表现画面的变化,而画面留白部分的处理也使得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倪瓒的作品《渔庄秋霁图》就是这样,整个画面中五六株杂树屹立期间,笔简意远,惜墨如金。而画面的大部分留白也营造出一种孤寂萧疏的氛围,很具有个人风格的特色。可见留白与惜墨如金的结合使用,使得整个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

留白这种创作方式与技法的使用,使得中国画创作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体现出了中国画的魅力之处。中国画留白艺术的不断继承与发展,不仅具有美学的价值,而且在艺术形式的表现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在留白艺术所营造的中国画里,感受“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处”的意境,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处,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原文有删减)

来源:《艺术品鉴》2020年第24期     栗王妮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