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部讲述佛教在中国2000多年传承和发展的纪录片。那些历史上最经典的佛教圣地、那些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高僧大德、那些穿越千年至今依然震撼着我们的精彩瞬间,在这部纪录片里将一一呈现……
法海真源:
《法海真源》解说词
唐会昌五年,也就是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在大文学家韩愈的支持下,发起了一场波及全国的灭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
这次法难中,毁坏寺庙四万四千六百座,强迫僧尼还俗者二十六万五百人。幽燕八州,唯有一座寺院躲过了这场浩劫。 这座寺院就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下旨兴建的悯忠寺,也就是今天的法源寺。
一千三百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准备攻打高丽。出发前,他告诉儿子:“我胜利归来时,再换身上的战袍”。李世民相信战争很快就会胜利。
战争从春天一直延续到冬天,将士们的袍子破了,没有冬衣可换。李世民还是穿着出征的那件战袍,战争远比他想象的艰难。他命令军队撤退,一路上人马枕藉,死伤无数。
深悯忠义之士殁于戎事。李世民为了缅怀在战争中捐躯的将士,下诏修建了一个寺庙,叫作悯忠寺。
寺庙的位置选在唐太宗慷慨誓师的地方。以誓师始,以建寺终,这场战争也算有个结果。
一千三百多年过去了,这里还是一个寺庙,只是名字不同罢了,现在的人知道这段历史的已经很少了。现在,这里看不到唐代悯忠寺的任何痕迹。前殿石础、藏经阁石础的花纹是唐朝时盛行的风格,有人判断这是唐代留下的东西,还有悯忠阁的名字还证明着那段历史。
据史料记载,直到武则天登基称帝,寺庙才宣告建成。这时,距离李世民第一次发出建寺的诏令相隔五十一年之久。这对数千战死沙场的将士来说,追思何其之晚。为什么会拖这么长的时间呢?历史没有留给我们答案,而从这所寺庙后来发生的故事来看,似乎已经注定这所寺庙生来坎坷,存续多艰。
今天的悯忠阁,外墙以十二柱为架,以示一年十二个月;内室以十二柱支撑,以示一昼夜的十二个时辰,寓意时光流转,佛法永存。
悯忠阁里有一块与众不同的石碑,它的奇特之处在于碑文是从左往右写的。古人以右为尊,这种从左往右的方式,可谓绝无仅有了。
悯忠寺建成五十多年后,就被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改名为顺天寺。安禄山改名不久,就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易经里有一句话:“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安禄山把悯忠寺改为顺天寺,是一种保佑自己成功的慰藉。他的部将史思明在这里建造了一座无垢污净光宝塔,并且立了石碑歌颂安禄山。后来叛乱失败,史思明急忙投降唐朝,磨掉碑文,宣称此塔是为唐肃宗李亨建造的。现在,碑文上还能看到“范阳郡”、“史思明”、“大唐”和旁边的字体深浅不一,这是当年被磨过的痕迹。
安禄山顺天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安史之乱后,寺庙又恢复了它原来的名字——悯忠寺。无垢净光宝塔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只留下这块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石碑,成为法源寺最古老的石碑,已经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了。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取名亦然。悯忠寺改名顺天寺,和建庙初衷相差甚远,两个名字所代表的期望也大相径庭。慢慢地,寺庙的名字似乎赋予寺庙一种性格,什么样的名字,就有了什么样的命运。在今天法源寺的法堂里,有很多历年来信众们供奉的佛像,或许这也是为了纪念法源寺多变的命运吧。法源寺呢,也逐渐在中国人的内心中,有了越来越重的位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诗词中描述的靖康年间,金人先后灭掉了辽宋两国。金主完颜亮把两国的皇帝,一同囚禁在悯忠寺中。不知这种安排,是不是完颜亮有意所为。一个悯怀忠义之士的地方,囚禁了两个天子可谓一种讽刺。后来在一次马球比赛中,完颜亮拖来两个废帝参加。文弱的赵桓跌下战马,被践踏而死。八十一岁高龄的耶律延禧企图逃跑,被乱箭射死。完颜亮玩了一场死亡游戏,把宋辽两个王朝淘汰出局,而一心迎还二圣的岳飞也已被害十余年。
与岳飞相似,南宋诗人谢祊得效忠的也是一个软弱的皇帝。南宋灭亡之后,谢祊得不愿投靠元朝,被朝廷强制送往元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软禁在悯忠寺。在这个曾经囚禁过宋钦宗的寺庙里,谢祊得看到墙壁上镶嵌的仿汉刻曹娥碑。碑文讲述的是东汉少女曹娥为了找父亲的尸体,十四岁就自杀了。谢祊得不禁感慨:杀身成仁,这种事连一个小女孩都能做到,我岂能做不到。于是绝食四天,死在悯忠寺,享年六十四。今天法源寺后街北部的谢公祠,是明景泰七年,明英宗为表彰谢祊得的民族气节,在他尽节之处修建的,明英宗特赐谥号曰:文节。
悯忠寺的历史中发生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故事,似乎悯忠寺成为历朝 历代忠君的象征。事情往往就是在美好的祝愿中,发生出人意料的结果,而它衍生出的另外一些枝蔓和这些意外一起,组成了复杂而又沧桑的历史。
安史之乱后,又过了近百年,唐武宗李炎发动了“会昌法难”。有四万多座寺庙拆毁,二十六万僧人被强迫还俗,而悯忠寺却躲过了这场灾难,或是因为悯忠寺是唐太宗下令兴建的,似乎它与佛教无关,它以忠义之名得以延续长存。
灭佛运动中躲过一劫,却在三十七年后的一场大火中烟消云散。悯忠寺,初唐开始修建的一个忠臣义士的纪念碑,最终在晚唐的大火中坍塌了。
十年后,公元892年,新任的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来到这里。他看到仍是那一片瓦砾废墟,望着寺庙的残垣断壁,他慨叹道:人生无常,悲恨相续,惟彼观音,或能救我。这一刻,他决定重建悯忠寺。
重建时,在废墟中发现了舍利子。李匡威决定在这个位置加建一座高三层的观音阁,内置二十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像,放舍利子于观音像前。从悯忠寺加盖观音阁之时起,悯忠寺虽然还叫悯忠寺,但加重了观音救苦救难的意味。似乎“悯忠”寓意的“超度亡灵”,远不如佛教中观音的“救苦救难”来得更有意义。于是,如林的廊阁当中,矗立起一座百尺高阁。高大嵯峨的观音阁成为当时幽州军事重镇蓟城中让无数人翘望的城市标志。“悯忠高阁,去天一握”成为当时幽州口耳相传的谚语。
观音阁毁于辽代的一场地震。当时,北京全城鳞次栉比的房屋就像割草一般的纷纷倒下,位于城南的悯忠寺也未能幸免,霎时间变成一堆瓦砾。这是悯忠寺继唐朝那次大火之后的又一次遭遇灭顶之灾。李匡威修建的观音阁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在千百年后,依旧昂然屹立,普度众生,在这次灾难中倒塌了。
文明在战争中遭到破坏,也在战争后得以融合。法源寺在之后的日子里,就如中国的历史舞台,不断的变换名字,更换着朝代。每次寺庙被毁时,衰败证明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寺庙重建时,兴盛证明了一种政治的兴起。每次朝代的更替,法源寺总是带着残破的身影,迎接新朝代的降临。那些林林总总的石碑记录的正是这些重修的故事。
法源寺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和尚——善治。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地震后他花了近五十年时间进行募捐。他的精神感染了很多僧众,他们一起将募来的每一个铜钱投入悯忠寺的建设之中。直到1098年之后,整个寺庙建筑群才得到恢复。重修的过程都被记载在法源寺悯忠阁里的这块石碑上。这是悯忠寺历史上的唯一一次由僧人自己募捐修建。如果没有善治和尚,或许我们今天就再也看不到这个寺庙,这个寺庙所沿袭的精神,就更无法体会了。
而明朝的相瑢和尚重修寺庙却是另外的办法。当时,他巧妙的向司礼太监宋文毅介绍本寺辉煌的历史本末,并向他讲述佛法。宋太监被他感染,慨然答应愿意资助重建。回宫后,立刻找了几个太监同僚,捐钱鸠工,准备重建。这次修建实际上也就大略等于今天法源寺的格局。据现存寺内的重建崇福禅寺碑记这样记载:中建如来宝殿,前天王殿,后观音阁及法堂、方丈、山门以间计者凡一百四十。明英宗曾下旨,把一部《大藏经》赐给寺院,永充供养,听所有僧官僧徒看诵赞扬,上为国家祝厘,下与民生祈福。由此,把悯忠寺更名为崇福寺。
“崇福”这个名字,也慢慢消解了寺庙与生俱来的悲怆气息。
到了清代,却是皇帝主动修缮寺庙,并且在雍正时期更名为“法源寺”。乾隆年间,法源寺应诏再次整修,乾隆对此十分重视,竣工后,他亲临寺院,赐御书匾额“法海真源”,高悬大雄宝殿门楣。还题诗一首:“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沧桑已阅久,因草率难穷。名见法源称,实看像教崇。甲寅并雍正,戊戌葺乾隆。是日落成庆,初春瞻礼躬。所期资福力,寰宇屡绥丰。”
如今,法源寺仍在中国佛教领域占有着重要地位。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法源寺设立了中国佛学院。这里已成为中国佛教重要的人才之源,不断地为中国佛教注入源头活水,真正彰显了“法海真源”的深刻内涵,而中国佛学院也似当年的观音阁,成为现今中国佛教界无数人翘望的标志。
法源寺,不仅仅是佛教界的法海真源,在文化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清代,每年春季花开,僧众必备素斋,邀集文人名士赏花吟诗。当年赫赫有名的纪晓岚、黄景仁、龚自珍都在寺内留下足迹与诗篇,形成了著名的丁香诗会。
1914年,著名的百人丁香诗会在寺内举行。
1924年4月24日,著名诗人徐志摩陪同印度诗人泰戈尔,专程在此赏丁香、瞻古刹,成为一段文学史上的佳话。
丁香诗会一度中断了八十七年,直到2002年才得以恢复。镶嵌在悯忠阁西墙上的石碑,就镌刻着著名的法源八咏。
辽朝在北京盖了新城,寺院被新城围住,位置在新城的东方。
十二世纪,金朝把北京城重新加大,盖了一个大四倍的城。这时候的悯忠寺在金朝的北京城里,位置就偏向东南。
十三世纪,元朝又重新盖了北京城,这个城整个的朝北移动了。这时候的悯忠寺被抛在了城外的西南角。
十四世纪,明朝的重建使整个的城向南移。悯忠寺还是在城外面的西南角,不过,离城比一百年前更近了。
1550年,在城的南边,加盖了一个外城。悯忠寺正式被重新圈到北京城里来。从此以后,这个古城的样子就确定了。四百三十多年下来,法源寺直到今天。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